新课程政治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高一政治组周军
在新课程推进的关键时刻,为了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加强对新课程新教材的把握,我参加了市教育局新课程政治教师的培训.在这次培训中,主办方组织了一批新课程的专家和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一线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讲座。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我们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领会,尤其是对新教材中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的实施心里大致有了个底,对即将开始的新高考模式及应对策略参加培训的老师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下面将培训的主要思想简单罗列。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实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并与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认真研究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和德育工作在当今时代的新特点和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提倡学习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探索德育新途径,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努力实现新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同时,以新课程的实验实施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加强教育科研,总结和推出一批教学研究成果,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江苏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学质量和高中德育的实效性。
三、新课程实施建议
1.执行课程政策,落实教学计划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课程是普通高中阶段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体现了课程对所有学生的基础性要求。必修部分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设四个模块,共8个学分,即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
选修课程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共12个学分,设六个课程模块,即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各地各校必须严格执行课程政策,认真落实必修课程。同时根据学生的需求,创造条件,积极开设选修课程。建议必修课程的学习在高中一二年级完成。各模块的教学以一学期为单位,每周2学时,共36学时。全部修完可获8个学分。
在高三第一学期,根据学生的选择开设选修课程。每个模块的教学仍以一学期为单位,每周2学时,共为36学时,一个模块可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