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有其功能,任何一个方面的欠缺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家庭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的根基,优化国民教育体 系,就要从孩子的家庭教育开始。深入分析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努力提高家长的素质来改善家庭教育环境,防治家庭教育误区,对促进孩子的生理、心理健 康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都将起到深远的影响。

教育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影响是深远的,培养和教育一代人,必须从孩子抓起,从孩子的家庭教育抓起。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教 育环境中,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或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 基指出:一个人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童年时代由谁带路,周围世界中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这些都决定着他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众所周知,家庭教 育具有亲密性、早期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只有在家庭教育中,才有可能充分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与教师相比,家长往往更有条件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更容 易察觉孩子内心细微的变化,从而及早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青少年们的各类心理障碍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孩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心理异常现 象,如自卑、胆怯、嫉妒、孤僻等情绪。表现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则是敏感、焦躁、烦恼、厌学、经不起挫折和失败,甚至迁怒于他人,人际关系不良等。孩子们心 理上出现的这些问题,主要是后天因素所致,其中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家 长们的素质和改善家庭教育环境,特别是提高父母的素质,将家庭变成最好的教育单位。

一、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一)重智育,轻德育

当前中国独生子女家长独特的人生体验和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他们更加重视知识的价值和力量,在子女的智力开发方面,家长不遗余力,费尽心思,但 对孩子的品德发展和人格心理了解极少。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孩子谈心,很少去关心孩子,即使是关心,也只是关心孩子的考分,其他都不是主要的。其实,对家 庭教育而言,培养孩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孩子如何做人,比学书本知识考高分更加重要,一个人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可以在学校里、社会上、工作 中、生活中不断地学习、锻炼,而一个人的品质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重“智育”轻“德育”,容易造成孩子道德品质的下滑,最终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二)忽视对孩子心理的关注

当前许多家长普遍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却忽略了对孩子的心理关注。家长经常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倒不少,却很少听说有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的。就拿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由于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发展极不平衡,常常感到有压力,并处于各种心理矛盾的包围之中,如果不及早解决,就可能出现多方面的 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偏激,严重的还会导致精神疾病。有些孩子面对烦恼、挫折时,他们不想或者是不敢向老师求助,而第一想到的就是父母亲,但是, 有多少父母亲认真关注过他们的这些心理变化呢?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青春期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慢慢的就会过去,作父母的不应插手此等闲事。在这样的家庭 教育环境下,心理健康往往被置于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中,孩子的心理必然受到打击。

早在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就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 态。”1989年,又把健康界定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可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家长既 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三)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为孩子设计人生

家长对孩子适度的约束和规范,是促进父母与子女良好关系形成的因素之一。但难就难在适度上,这不仅需要家长扮演好父母角色,还要考虑到孩子自身的特点和需要,以及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然而,有些父母只凭自己的愿望,一时的冲动,要求孩子这样,要求孩子那样。

目前这样的家长确实不少,只顾一厢情愿地为子女规划“美好”蓝图,把子女当作自己愿望的实现者。据有的孩子说:“现在的父母真是奇怪,我不愿意去做 的事,他们偏要逼着去做,我想做的,他们偏不给做,真没劲!”而父母却说:“如今的孩子,你拿他们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我们事事为他们着想,他却说你多管 闲事,一点也不领情。”这种父母只顾自己的想法,不顾孩子的想法的事例屡见不鲜。据报道,有一名高中生,本来他的成绩相当好,就连他的班主任都说他可以考 上一所好的重点大学。可是他的父母要求他一定要考父母指定的大学,要是考不上就不要读书了。父母的指定又是他不喜欢的大学和专业,他开始觉得读书没意思, 学习成绩也一天一天下降,最后连专科都没考上,毕业后就离家出走,至今还杳无音信。像这样的悲剧,我们的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要再发生在以后的孩子身 上,应引以为戒。家长的教育要以尊重孩子的选择为前提,作父母的不能只凭自己的愿望来规划孩子的人生。

(四)忽视自身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本单元,父母亲是子女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子女朝夕相处,一言一行都会对子女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会对子女产生正面和 负面的示范作用。“言传身教”自古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主题之一,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这种“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观在今天被许 多家长给歪曲。有的家长一边在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乱扔不合口味的食物;一边在给孩子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道理,一边却沉溺于打扑 克牌、麻将。家长的这些不良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这会促使许多孩子对家长的这种“教诲”半信半疑,有的孩子会效仿家长的模样,一面接受学校的教 育,另一面又效仿家长身上的“说一套、做一套”的处事原则,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