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数字化社会。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全球化,数字技术的不断完善,把我们引领到一个全新的领域。而随着信息量的急剧扩大,当代人 可以接触的东西也呈现出爆炸趋势,特别是对于求知欲强烈的少年儿童,他们接受知识不会只局限于书本,网络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知识。不可否认,网络的确可以 给未成年人广阔的视野和知识空间,但另一个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未成年人的网络成瘾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

作 为一名中学教师,在我所教授和接触过的很多学生中,沉迷网络的不在少数。有很多学生的网龄甚至可以追溯到小学一、二年级。而且还有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问 题:沉迷网络的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所谓“坏学生”,包括很多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只是表现的形式和“坏学生”稍有差别而已。

我也很喜欢在网络上查找资料,获取信息,或者是在工作之余通过网络来放松心情,休闲娱乐。而且我喜欢和朋友或者是同事在上网冲浪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因此去网吧的次数相对就比在家上网的次数要多的多。在去过的很多网吧中,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网络上遨游的网民90%是年轻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学或者是高中的学生,到周末这一情况更加明显。另外,就我所见,这些中学生绝大多数是在玩游戏,真正在网络上进行学习的可谓凤毛麟角。究竟是什么让中国的学生提早进入网民一族呢?对此我觉得很有必要进行一些相关的研究。

为此,我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1、形式:以口头交流为主,在调查完成后进行笔记整理;

2、对象:各年龄段的中学生;

3、方式:考虑到我作为一个成年人,可能在调查中不太容易接触到学生最真实的一面,所以我还特别找来了几个好帮手---我任教班级的学生协助调查;

4、地点:学校或居民区附近的正规网吧及一些没有营业证照的“黑网吧”;

5、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和工作之余;

6、调查内容:中学生上网的时间、使用网络情况、对网络的看法等。

调查结果:(对象案例)

1、陆阳,14岁,某中学初一年级学生,上网年限5年。该生小学4年级开始接触网络,5年来双休日及节假日有多次进出网吧的记录。办有绿色上网卡,主要用于进出绿色网吧。在绿色网吧主要上网活动为完成老师布置的资料查找、MP3下载、网上聊天、浏览新闻等,使用次数较少;该生最喜欢的就是上网玩游戏及聊天,常去的网站有QQ游戏、搜狗、CHINAREN等。因为使用绿色上网卡时间受限制的缘故,该生承认并不喜欢绿色网吧。此外,该生熟知若干个位于北市区城中村里的无证照黑网吧,有过假期里在黑网吧通宵玩《泡泡堂》、《跑跑卡丁车》和《跳舞街》等游戏的经历。在问及玩通宵的感受时,该生告诉我侄子,很好,有充足的时间,且收费不高,从晚上21点到第2天早上8点才10元,玩得很愉快,只是感觉人从里面出来后比较疲倦。在问及如何向家长交代夜不归宿问题时,该生说只要事先约好伙伴,互相统一口径,一般是不会被家长发现的,但次数要控制好,多了就会被发觉。

2、杨媛,女,14岁,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小学3年级开始上网。家中有计算机但没连上互联网,因此经常到绿色网吧上网,一周大概有20到25小时上网时间。这个女生性格开朗,在和她的交流中得知,她上网主要是为了经营她自己的QQ空间,有时候进QQ群聊天或者是玩下《跳舞街》。该生还把她自己的QQ空间打开给我欣赏,看得出来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弄得挺漂亮。在我夸奖她做得很不错时,杨媛显得很高兴,并告诉我:她的QQ空间还没班上另一个女生做的好,她正在努力,争取超过那个女同学。在我问及她哪来那么多钱进绿色网吧时,她对我说主要是用自己的压岁钱以及父母给的零花钱。我又问她花怎么多心思在QQ空间上会不会影响学习时,她说:影响当然是有一些,但做好了自己的空间展示给别人看,得到赞赏时会很有成就感,所以她很喜欢做这件事。在我问及如果不给她上网会怎么样,杨媛有些夸张的告诉我,也许她会选择离家出走。

3、童文,高中一年级学生。在网吧遇到他时,他正在和几名同学一起在网络游戏“魔兽”里奋力冲杀。随着怪物一只只倒下,我看到他的表情也是时而兴奋,时而沮丧,但更多的则是充满期待的眼神。后来我借故和他攀谈起来,才知道他们正在做一个游戏里的副本,要是能成功击杀里面的BOSS将 会得到丰厚的虚拟奖励。为做好这个副本他们已经一起练习了很长时间,有过很多次失败的经历,今天差一点就成功了,下一次做要等到明天。在解说的时候我发现 他很兴奋,充满激情。这时他的同学也插上几句,说童文是班上的游戏第一高手,和他一起玩游戏的同学都是在他的影响下开始玩这游戏的,现在还是以他的水平最 高。因为游戏副本没做成功,他们可能不尽兴,又玩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