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理能力——孩子独立生活的重要保证
教学目标:
1.让家长明白孩子已经到了必须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的阶段;
2.让家长明白孩子具有自理能力是孩子生存与发展必备的素质;
3.让家长学会怎样因人而异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讲授说理法、教材导读法
教学重点、难点:让家长学会怎样因人而异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教学时间:5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近年来,学生的自理能力差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学校、家长、社会的普遍关注。请大家看几则报道(点击课件,大屏幕出示)
2.家长看屏幕读报道。
触目惊心的悲剧事件:大一新生不适应新生活跳楼自杀
2005年09月13日羊城晚报
本月9日晚上,广州某大学一名入学仅一周的新生,因"不能忍受这种生活",从学校的7楼纵身跳下,当场殒命.其时,他的父母正特意从家里赶往学校,准备在附近租房子陪读一段时间.
有老师认为,酿成惨剧的原因之一是这名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但引起他心理焦虑的原因又是什么?他的一名同学回忆说,跳楼前他曾经抱怨"饭菜不合胃口,衣服也不会洗,不太适应这种生活".新入学的大学生自理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等问题,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母亲求网友帮儿子买火车票 称其自理能力差
本报讯 昨日,在百度长春吧,一则江西母亲求助长春网友帮儿子买回家车票的帖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春运期间火车票的确难买,但母亲远在千里之外还要通过网络帮儿子买票还是引来很多争议,其中折射出的是母爱的伟大,还是家长对孩子的溺爱
害怕出国的研究生
一位18岁的青年,他自幼一切依赖父母,考上大学后,因为缺乏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妈妈只好去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大学毕业后,由于学业优秀可以到国外读研究生,但是生活不能自理,最后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
看了以上的三则报道,各位家长有什么想法?大家可以交流一下。
3.部分家长交流想法。
4.师小结:孩子没有自理能力,这不但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还关系到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和持恒发展。所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课:自理能力——孩子独立生活的重要保证(教师板书)
过渡:那么,什么是自理能力?作为六年级的孩子需要培养哪些自理能力呢?这些自理能力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各位家长阅读教材第一部分内容。
二、现身说法,分析症结。
1.家长阅读教材第一部分内容
2.师指名家长回答问题,屏幕出示重点:
自理:主要是指孩子生活自理、自我照顾。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懂得一些生活常识,能比较熟练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六年级孩子的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控能力、自护能力、识辨能力、理财能力和排难能力等。
3.学习教材第二部分内容。
4.请部分家长介绍自己孩子目前的自理能力怎么样?
5.师出示案例,家长分组讨论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1)案例1:邀请家长现身说法(屏幕出示采访视频)
采访记录整理如下:
案例1:
各位家长,你们好!我曾经是射阳县小学的一位学生家长。我的孩子很聪明,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好,在年级里一直名列前茅。可是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自理能力特差。由于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爷爷奶奶特别娇惯他,从小任何事情都不让他去做,上六年级时,吃饭还要人喂,早上不帮他穿衣服就不起床。有时候,全家都围着他转,就这样孩子还经常迟到。那时,我想:还好,就是大人累点,只要孩子成绩好就行。可是,上中学后时间更紧,我孩子没法赶上上课,我只好让他在学校寄宿。可他吃食堂不适应,家里带去的食物变质了也不知道,照样食用,因此经常生病、请假。天冷了,夜间睡觉,他不会裹被子,还经常掉被子,引起受凉。结果不到一学期,我孩子瘦了不说,成绩也落下一大截。现在,我孩子都失去了上进心,我真后悔!如果,当初在小学时我们就培养他的自理能力,他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2)家长分组讨论案例1
(3)师小结:是啊,六年级是关键的一年,六年级学生面临上中学的问题,所以我们六年级学生家长一定要在这一年里培养孩子必要的自理能力,否则孩子们无法在中学独立生活。
(4)师出示案例2
案例2:
放暑假了,王某(女大学生)乘火车回南方某城。在车上,遇到一中年男子,自称是某公司的经理,他穿着和谈吐的确不凡。交谈后,互相都很感兴趣,所以越谈话越多,王某已经完全相信了男子的身份和话语。当王某流露出假期准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打算时,那男子马上说,他本来是要回南京到公司处理事务的,现在为了她,可以临时下车,绕弯到合肥某县,那里有他公司一个新建的厂子,正好需要办公室管理人员,问王某是否有意去?待遇嘛,不成问题。这时,王某的感情和理智已经陷入了男子编造的故事中,一听有这个机会,自然很高兴,就用手机和家里通了电话,取得同意。这样,王某在中途下了车,跟那男子改乘汽车朝合肥某县奔去。但是,她却是被那男子骗到了偏僻的山区,骗走了手机。等她明白过来已经晚了,她被卖到了那里,做了人妇。
(5)家长分组讨论案例2
(6)师小结:这样的事例是令人伤心的,代价是惨痛的。所以,我们家长应该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识辨和应变能力。
6、师相机点拨,出示重点。
1.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生活的必要条件;
2.自理能力是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基础:
3.自理能力增强了孩子的承受力和耐挫力。
7.师总结谈话:由此可见,娇生惯养是孩子缺乏自理能力的温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孩子具有自理能力,是孩子生存和发展必备的素质。
三、专家课堂,指点迷津。
1.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轲曾说:“父母像牛马一样,忍受着最大的牺牲,娇惯出来的孩子不是社会的叛徒,便是家庭的暴君。”当孩子迈入六年级的门槛时,我们的家长应怎样培养他们勇敢地驽驭自己的命运,不依赖他人,做生活的强者的能力呢?请各位家长先来听听著名少年儿童教育专家陈峰教授是怎么说的。
2.师出示陈教授的讲座稿,家长阅读。
在家庭教育中,必须进行实实在在的磨难教育!(节选)
北京师范大学 陈峰
作为家长,首先要转变观念,对孩子爱而不溺,舍得让孩子吃苦。要从日常生活入手,不仅让孩子养成自理的习惯,还要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其次,要经常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锻炼的环境,经常给他制造些困难,并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挑战极限,战胜自我。再次,要有意识锻炼孩子的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有的家长怕孩子经受不住各种打击,千方百计照顾他们的情绪,对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也有求必应,使孩子养成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只接受顺利不接受挫折的脆弱心理。“家长们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说‘不’,要让孩子知道做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受挫折、吃苦是人生必经的一段路途,是正常的。总之,要把磨难教育真正还给孩子。” ……
3.家长分组讨论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4.组织家长阅读教材第三、第四部分。
5.师总结出示重点。
1.首先从培养孩子树立劳动观念入手;
2.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3.培养孩子的排难能力;
4.培养孩子的管理能力;
5.培养孩子的自护能力;
要求:
1.克服孩子依赖心理;
2.根据孩子具体情况逐步提出要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
3.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
四、谈打算,定计划。
这一环节,教师和家长一起围绕孩子目前自理能力的状况,讨论制定出如何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计划措施。
五、总结并作业。
各位家长,“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经过你们的精心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一定能在这关键的一年里得到长足地发展。其实,你们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把打开幸福之门的金钥匙;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架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祝你们成功!今天这一节课到此结束。课后,请各位家长阅读书后“资源链接”,学习人家的做法培养孩子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