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适宜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教学目标:

1、帮助家长明确自已在家庭教育中的正确地位。

2、让家长掌握如何和孩子正确相处。

教学重点:帮助家长明确自已在家庭教育中的正确地位。

教学难点:让家长掌握如何和孩子正确相处。

教学时间:1.5小时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图片导入。

图片一:他叫孙其松,滨海人。该生智力一般,家庭教育良好,现为南京农业大学在读研究生。

图片二;他叫徐厚成,滨海振东乡人。智力一般,家庭经济条件很差,单亲家庭。母亲十分辛劳,但教育有方,孩子很懂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该生现为中国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读研究生,综合素质全院第三(现第一)。

当然,我们在日常生活还会发现有许许多多智力很好,家庭经济条件也很好的学生,可是就是家庭教育不当,最终没能考上大学甚而沦为阶下囚的人。

新授:

“天才的出现,不仅仅需要天才的种子,而且更需要适宜天才的环境” 这是鲁迅先生早年在某中学讲话时说过的一句话。作为学生,智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今天,我们就和各位家长一起来探讨“如何为孩子创设一个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首先,我们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我们高中的孩子的心理特点:

一、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了

请大家看一篇我们孩子的作文:

虽然我已是高中生了,但在父母的眼中永远是个孩子,他们就想保护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护着我,使我失去了同龄人原有的自由。有时我也埋怨过他们的溺爱,甚至想大声告诉他们:“我长大了!”但是我始终知道,他们是因为爱我才护着我的,想到这里,我收回了那句话,我不想让父母伤心,我理解他们的心,但是我的心也在哭泣,我也在等待他们的理解。

各位家长,我们分析一下这个孩子的作文,不难得出我们的孩子具有以下心理特征:

1、渴求自主。(有时我也埋怨过他们的溺爱,使我失去了同龄人原有的自由。甚至想大声告诉他们:“我长大了!)

2、思想闭锁。(但是我始终知道,他们是因为爱我才护着我的,想到这里,我收回了那句话,我不想让父母伤心,我理解他们的心,但是我的心也在哭泣,我也在等待他们的理解。)

另外,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很感兴趣,喜欢探听新鲜事,渴望像大人一样对周围的问题作出褒贬的评论,而且,现在的孩子喜欢流行歌曲,喜欢电视剧、喜欢卡通、喜欢电脑游戏、喜欢上网。这些充分说明高中生具有了社会性。

通过对我们孩子的心理特征分析,我们认为,要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了解和尊重是前提。

二、了解和尊重孩子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前提

现状:

我们很少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对孩子往往显得不够尊重。

例一:下面的作文中出现的情形在我们身边常常发生:

我不知道为什么男生和女生在一起就要遭到闲言闲语。难道我们在一起玩有错吗?记得有一次,有一个朋友给我来电话,也许就因为他是男的,妈妈显得特别紧张:“是你同学吗?找你有什么事吗……”天啊?难道我就不能有一点点隐私吗?过了几天妈妈又对我说:“以后晚上少出去。”我当时真的很想对妈妈说:“难道你就这么不信任你的女儿吗?你的女儿就是那种会学坏的人吗?”我妈妈什么时候变成这样?小学的时候,她不是说和同学的关系要搞好,无论男还是女。难道女生和男生在一起就是那种关系吗?为什么你们就不能了解我们呢?上小学的时候男生和女生在一起还手拉手呢?为什么就不说?难道是因为我们那时还小?

从这篇作文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生活中父母们往往将长大了的孩子的异性交往视为早恋。

2、约束和束缚是我们管教孩子的法宝。

3、进入高中阶段的孩子考虑问题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

例二:某对家长“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不能保证家庭的正常生活,不能给孩子提供正常的生活条件,不能满足孩子正常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反而给他们增加了难以承受的烦恼和精神压力,在这样的家庭生活环境里孩子得不到体贴、关心、爱护和温暖,很容易放任自流,走下坡路,更谈不上健全人格的培养。而且,他们动辄拳打脚踢,往往会导致孩子不同形式的抵抗,甚至仇恨。

结论:了解和尊重孩子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前提。

方法:

1、家长作为教育者,必须提高自身素质高,遵循教育规律,选择科学方法,恰当地处理好子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把子女培养成才。

2、家长必须在充分了解孩子的身心需要的基础上,采取孩子乐意接受的教育,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3、家长要以身作则,以自身的真诚、善良及成熟的人格来影响孩子、引导孩子、塑造孩子。

三、家庭应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让孩子得以健康成长,父母必须为孩子创设一个健康的家庭氛围,即一个和睦、勤奋、充满生机而有规律的环境。

那么,家长如何才能为孩子创设好这样一个良好家庭环境,让孩子在爱的天空下自由自在地翱翔、休憩呢? 方法如下:

(一)让爱笼罩您的家――做一个爱心家长

1、互敬互爱,孝敬长辈

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家庭生活和谐美好,会让孩子倍感亲切、温暖,孩子对生活也会充满生机。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对长辈关心孝道,子女也会敬重长辈,父母忤逆不孝,子女要么效仿父母,要么鄙视父母。这一点家长们千万不可忽视!

另外,家庭成员在对待子女的教育上所持观点、态度要一致。如果父亲要求孩子这样做,母亲要求孩子那样做,爷爷奶奶又是另一种要求,往往使孩子无所适从,情绪很难稳定,从而导致谁的也不听,我行我素。

2、是非分明,不打不骂

曾经的棒槌头上出好布,今天不用;曾经的棍子下面出孝子,今天也不用。孩子出现了严重的危害社会的不文明的行为,一定要进行惩戒,父母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可以用较为严厉的言辞、旗帜鲜明地进行批评,指出问题的性质,限期改正错误。

3、正面引导,宽大包容

我们对待孩子的错误要多一点宽容,少一份苛求;多一点引导,少一份责备。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如果您的儿子拿了人家的东西,如果您的女儿和别人相处时有失女孩子的矜持,你会怎么做?做爸爸的不要喊:“你给我滚出去!”做妈妈的不要哭着说:“你给我丢尽了脸。”如果是这样说了,您的孩子可能永远就不会回到您身边,社会上可能就会多了一个小混混。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事情的严重性,吸取教训,不再犯错。

4、大爱无边,溺爱酿祸

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但不一定都会爱孩子。家长对孩子的爱应该是理智的、有分寸的,不能溺爱,否则,就会成为孩子身心畸形发展的祸根。试想一个高一的孩子还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自理能力一点都没有,走向社会又会是怎样的情形!

有人说“如果你真爱孩子,就让他出海经风浪”,这是很有道理的。被评为全国优秀家长的吴章鸿是下岗离异女工,但她却把儿子培养成了15项国际大奖的钢琴新秀。她说:“我最大的体会是带孩子去面对真实的生活,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教育孩子。”她常常带着儿子去自己工作的场所,炎炎烈日,她带着孩子一起去街头购买做工必须的元器件,让孩子看到母亲工作十几个小时,却坚持每天只花五元的生活费。您能说吴章鸿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举例:孙先生,滨海县振东乡人,农民。夫妻互敬互爱;孝敬长辈;从来不打骂孩子;宽容和正面引导是他一贯的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长期的努力,硬是把一个不爱说话、性格内向的孩子培养成了一名外交官!

(二)成为孩子一生的知已――做民主的家长

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既取决于父母对子女的尊重、理解与沟通,又取决于子女对父母的敬重、理解与沟通。

1、放下架子,学会沟通

我们与孩子交流时,应尽量减少语言对他们的不良刺激。与孩子的沟通应是朋友式的而不是家长式的,是民主讨论式的而不是专制式的。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因为,父母与孩子能否沟通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家长如果不能以平等的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而是呵斥教训,造成孩子有畏惧感,也就很难沟通了。

2、耐心倾听,平等交流

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不要总让自己对孩子说,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进行心与心的碰撞,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在交流时要以平等的心态、和蔼态度,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倾听,这样孩子才乐意接近您,喜欢和您交流。

3、留给空间,亲身体验

凡事先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家长可以给出多种方案,让孩子自己选择,既使他们注定不会成功,也决不可强行插手,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的经历会给孩子以刻骨铭心的记忆,会帮助他积累生活的经验,从而吸取教训,为下一次的行为提供改进的依据,进而作出明智的选择。

4、找点空闲,陪陪孩子

要知道尽管是高一的学生,但毕竟还是个孩子,有时也需要父母的陪伴,更何况孩子的能力来自锻炼,儿女的本领要靠闯荡磨炼。我们应该抽点时间和孩子共同进行一些健康的、积极的、有趣味的游戏;可以带孩子一起去欣赏音乐,一起去登山,一起去看日出;可以带孩子去乡间感受淳朴的乡情,去城市感悟日新月异的变化……外出打工的家长们在这方面更应引起重视。

(三)再富也要穷孩子――做淡泊的家长

1、富裕坚守淡泊

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让许多人先富了起来。富裕起来的您是不是一个劲儿地在子女面前讲父母如何有钱?是不是在大兴土木、房子建了拆,拆了又建?是不是家里的家具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是不是逢年过节时,压岁钱整千整万地给……再富有,也要淡泊一些,物质上的东西追求太多了,久而久之,除了钱,还能有什么呢?

2、生活恪守规律

现在,不少家庭拥有了比较优裕的物质生活,衣食无忧,沉缅于打麻将、跳舞、家庭聚会之中,这势必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不管怎样,家庭生活一定要有规律,做家长的一定要节制自己的业余生活,即使是看连续剧也不要影响孩子,孩子一旦开始作业,家长就需要作出点牺牲,让孩子全神贯注,避免一切噪音的干扰。

3、吃穿自然朴素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节俭,大手大脚,挥霍浪费,孩子自然而然地不知道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于是,吃要讲营养,穿要讲名牌,一旦父母不能满足,换来的常常是逆反、抱怨。

(四)拥有一颗平常心――做理智的家长

有这样一则新闻:

一农民夫妇,为了让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带着孩子从农村迁到县城,再从县城换到省城,相继更换了三所学校,动用了一切关系,可谓是“跑断了脚,磨破了嘴,受尽了白眼,耗尽了积蓄”,然而,如此苦心换来的结果却是:孩子不愿上学了。孩子在作业本上是这样写的:城里的孩子总是用异样的目光看我,我觉得自己像一个怪物,只要自己一开口,同学们就骂我是个‘乡巴佬’……”

这则消息让人感慨多多,家长们自以为找到最理想的学习环境,可对孩子来说呢,简直是痛苦的煎熬。试想:在这样一个遭人歧视的环境之下,孩子能学得好吗?“可怜天下父母心”,您要明白:适合您孩子的学校才是最好的,才是您最理想的选择。所以,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更需要有理智的家长。

1、教子--顺其自然

家长应以一颗平常心对子女抱有适度的期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会促进和强化子女的好学动机,成为子女持久上进的激励力量。但期望值太高,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会使子女望而生畏。

2、择校--冷静思考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一所理想的学校?谁不希冀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面对择校,也许让您伤透脑筋,看看这边不错,看看那边也不赖。那么如何来确定一所学校环境的好坏,怎样才能给您的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呢?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上四星以上的高中和名牌高中的。一所学校,只要有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有敬业的教师,你的孩子就有希望在那里取得你理想的成绩的。相反如果你选择的四星以上的高中和名牌高中的同学水平与你的孩子实际水平相差甚远的话,结果是会适得其反的。亲爱的家长们,千万要理智的对待择校!至于陪读,更是一把难以简单的用好或用坏来评价的双刃剑。有成功的,但更多的是含辛茹苦的家长,不惜一切代价的付出换来的是孩子的反感、无奈。所以有人说,有一种爱,其实是伤害。

(五)让家庭弥漫书香――做学习型的家长

要把孩子培养成为高尚的人,家长首先要做一个高尚的人。而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就必须持之以恒地去学习。家长率先学习,形成家风,以自己的行为熏陶子女,这是一个我们应该追求的氛围!家里有一个爱学习,求上进的氛围,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容易萌发一种学习的需要,以至形成一种千金难买的自觉学习的行动。

1、学习--有固定场所

无论家庭是非富有,住房是否紧张,都必须为孩子安排好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就像孩子在学校里有固定座位一样。在座位上的任务就是学习,孩子到家,一坐下来,便条件反射般地自觉想到学习。久而久之就培养起孩子的学习自觉性。

2、成长--有父母为伴

事实上,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自身不断提高的过程。全国思维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世杰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他儿子李雷出生时,他就有了一种责任感,要给孩子带个好头,和孩子一同成长。给儿子许多接触名人、融入社会的机会,使儿子由一个农村娃成为一个留学生,他自己也由农村发展到县城,又从县城发展到省城,父子共同创造了人生的辉煌。

3、读书--要有所选择

宋代哲学家朱熹写过一组《四时读书乐》为我们揭示了读书的高雅情趣:读

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拨琴一曲来熏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为了您的孩子,培养起您对书的兴趣吧!平时多看些对孩子有益的书报杂志,多读些经典名著,用你们的阅读感染你的孩子,用你的教导影响孩子有选择的阅读。确保以积极向上的文化影响孩子的成长。

小结:

渴望儿女成才,天下父母同心。如果您真为您孩子着想,如果您真爱您的孩子,那就从自身做起吧!为了孩子改变我们的不良习惯;为了孩子转变我们的陈旧观念;为了孩子培养我们高尚的人格。唯有这样,才能为您的孩子创设好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让您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