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学校举办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中,我有幸成为朱丽萍老师的徒弟。她在职业道德、教学方法、管理学生方面都毫不保留地给了我许多的指导和帮助,真正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使我在各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在理论学习中成长

记得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一旦今日停止学习,明日就将停止教学。”朱老师常用这句话教育我,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课改的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跟上课改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思想观点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因此,我一直以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二、在听课评课中成长

互相听课、评课是师徒结对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这也成为了徒弟们向师傅学习的过程中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1.正确对待开课。

很多年轻老师都惧怕被听课,怕出丑。其实听课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自己难以注意到的问题并能及时改正。因为要在开课前向师傅阐述备课的构思,所以备课时会特别仔细。注意围绕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久而久之,使自己的备课水平有了提高。

2.善于利用评课。

朱老师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在对某个教学环节问题上,我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没有任何问题,而朱老师在听课时可以从听者的角度来看出了许多不足之处,这种感受朱老师会在评课时及时地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作用,让我以后有意识地进行调整。她在评课时对我的指导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是体现在具体的每一个环节中,甚至对学生的每一句评价语言都悉心琢磨,使我明白一堂该如何真正达到有效。

3.多向师傅取经。

我听朱老师的课收获很大。她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特别容易理解,课堂气氛好,真正地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将专业知识与生活结合在一起。我们常一起交流上课后的体会,在多次听朱老师课的过程中,我慢慢体味到他她的教学风格,并且准确地把握住他每一节课的闪光之处,这使我受益匪浅。同时进一步地体会到:认真准备一节公开课和大家听课评课的过程会给讲课人带来很大收获,那么师徒之间的听评课就好比堂堂都是公开课,必定会带来更大收获。师徒结对这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师徒之间,使他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得到提高。

三、在教学反思中成长。

作为教师,上完一节课很简单,但要上好一节课却是一门艺术。朱老师常说:“不能带半点疑虑进课堂”,所以她让我一定做到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课前她还经常让我阐述备课的思路,这样备课时会特别注意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为了讲内容而讲课,从而使自己的备课水平有了提高。

有了朱老师的陪伴,我少走了许多弯路,从她的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教育教学经验和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同时也看到了她那务实的工作态度,这深深地影响着我,而她对我生活上的关心更让我倍感温暖。在此期间获得“三力杯”教育教学竞赛“杯主”、盐城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品项目’案例”一等奖、发表期刊论文数篇,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作为徒弟,我诚挚地感谢朱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也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个学习成长的基地,将师徒结对这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我们师徒之间,为我们增加了交流沟通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今后,我会继续努力,更加主动地、虚心地向朱老师、向大家多学习,多请教,积极创新。而且会将朱老师和老教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转化为教育教学上的动力争取在工作中更快地成长,不辜负学校的期望!

青蓝相长 笃行致远

青蓝相长 笃行致远

青蓝相长 笃行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