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跟随师父学习已经一年多了,总觉得自己很幸运,在我步入教坛的第一个学期就能借助“青蓝工程”这个平台,拜严建农、朱春琴两位老师为师!两位老师的为人处事,经验心得,工作中那份认真的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教学理论等常常让我在感动之余,获得了很多学习、工作动力,使自己能更好的投入到这份事业中去。在恩师的指导下,我感觉这一年多以来,可谓收获满满。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些切身体会。
一、在理论学习中成长
记得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一旦今日停止学习,明日就将停止教学。”师父常用这句话教育我,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跟上课改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思想、观点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因此,一年以来,我不断更新着自己的教育观念。
二、在听课、评课中成长。
“师带徒”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1.如何看待听课?可能很多新老师惧怕被听课,怕被揭短。所以端正态度是第一位的。听课可以帮助我发现一些自己难以注意到的问题,放下了包袱,就会使我在有人听课比没人听课时的兴奋程度高出很多,讲课也就更加有激情,对学生的感染力就更大。
2.要善于利用评课机会查找不足,做一个有心者。师父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在对某个教具的使用问题上,我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有必要使用,但又不知其效果会如何,而我的师父在听课时是可以从听者的角度来体会使用教具的教学效果,这种感受师父会在评课时及时地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作用,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师父在评课时对我的指导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是体现在具体的每一个环节中,甚至对学生的每一句评价语言都悉心琢磨,使我明白课堂上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听师父的课要学什么?我听师父的课也有很大收获。朱老师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情趣,思路清晰,过渡自然巧妙。她的课给人感觉从容不迫,特别容易理解!课堂气氛也很好!真正地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感受生物学科的奥妙。师父和我们常在一起交流上课后的体会,在多次听师父课的过程中,我慢慢体味到了她思想的灵动,并且准确地把握住每一节课的闪光之处,在这样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
三、在教学、反思中成长
做为教师,上完一节课很简单,但要上好一节课却是一门艺术。师父常说“不能带半点疑虑进课堂”,所以她让我一定做到一定做到前认真钻研教材,课前师父还经常让我阐述备课的构思,这样备课时会特别注意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为了讲内容而讲课,从而使自己的备课水平有了提高。师父在他的课中有什么好的举措。
师徒结对的这一年多以来,我受益良多,并在师父的帮助下飞速成长,下面是我刚工作时的备课听课笔记展示。